-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 3009一2007)第7.1.2条
7.1.2 人员:防爆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应由符合规定条件的有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这些人员应经过包括各种防爆型式、安装实践、相关规章和规程以及危险场所分类的一般原理等在内的业务培训,这些人员还应接受适当的继续教育或定期培训,并具备相关经验和经过培训的资质证书。
-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 3009一2007)第7.1.3.2条
7.1.3.2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可按表10至表18所示进行相应的目视检查或一般检查。定期的目视检查或一般检查可能会需要进一步的详细检查。检查等级和定期检查的时间间隔的确定应考虑设备型式、制造商指南、影响损坏程度的因素、使用的区域和以前的检查结果。在确定类似设备、装置和环境的检查等级和时间间隔时,应该利用这些经验确定检查方案。 注: 造成设备劣化的主要因素包括:易受腐蚀、暴露在化学制品或溶剂中,可能堆积粉尘或灰尘、可能进水、暴露在过高环境温度中、机械损坏的危险、受到激烈的振动、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经验、未经批准的修改或调整、不适当的维护,例如:未按制造商的建议进行维护。定期检查应委托具有防爆专业资质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进行,时间间隔一般不超过3年。企业 应当根据检查结果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并将检查报告和整改情况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初始、定期和连续监督的所有结果应记录。
-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2008)第4.3.1条
4.3.1 安全标准化的建立过程,包括初始评审、策划、培训、实施、自评、改进与提高等六个阶段。
-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2008)第4.3.4条
4.3.4 培训阶段:对全体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标准化相关内容培训。
-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2008)第5.2.3.1条
5.2.3.1 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n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n1) 应考虑:/n(1) 可行性;/n(2) 安全性;/n(3) 可靠性;/n2) 应包括:/n(1) 工程技术措施;/n(2) 管理措施;/n(3) 培训教育措施;/n(4) 个体防护措施。
-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2008)第5.2.3.2条
5.2.3.2 企业应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n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2008)第5.3.1.2条
5.3.1.2 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提高从/n业人员的守法意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
-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2008)第5.3.3.1条
5.3.3.1 企业应制定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包括下列内容:/n1) 安全生产职责;/n2)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n3) 安全生产会议管理;/n4) 安全生产费用;/n5) 安全生产奖惩管理;/n6) 管理制度评审和修订;/n7) 安全培训教育;/n8)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n9) 管理部门、基层班组安全活动管理;/n10) 风险评价;/n11) 隐患治理;/n12) 重大危险源管理;/n13) 变更管理;/n14) 事故管理;/n15) 防火、防爆管理,包括禁烟管理;/n16) 消防管理;/n17) 仓库、罐区安全管理;/n18)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n19) 生产设施管理,包括安全设施、特种设备等管理;/n20)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n21) 安全作业管理,包括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起重吊装作业、/n破土作业、断路作业、设备检维修作业、高温作业、抽堵盲板作业管理等;/n22)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包括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及危险化学品储存、出入库、运输、装卸等;/n23) 检维修管理;/n24) 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管理;/n25) 承包商管理;/n26) 供应商管理;/n27) 职业卫生管理,包括防尘、防毒管理;/n28) 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管理;/n29)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n30) 应急救援管理;/n31) 安全检查管理;/n32) 自评等。
-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2008)第5.3.5.3条
5.3.5.3 企业应及时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培训学习修订后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2008)第5.4.1.1条
5.4.1.1 企业应严格执行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依据国家、地方及行业规定及岗位需要,制定适宜的安全培/n训教育目标和要求。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和培训目标,定期识别安全培训教育需求,制定并实施安全/n培训教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