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空气呼吸器安全使用维护管理规范》(AQ/T 6110-2012) 第4.1.10条
4.1.10使用中出现下列情况应立即撤离有害环境:
a)空气呼吸器报警。
b)呼吸时感到有异味。
c)岀现咳嗽、刺激、憋气恶心等不适症状。
d)安全泄放装置排气。
e)部件损坏。
f)压力表出现不明原因的快速下降。
-
《工业空气呼吸器安全使用维护管理规范》(AQ/T 6110-2012) 第5.2.1条
5.2.1使用者在佩戴前按如下方法(紧急救援时重点检查b)、c)、d)、f)项)检查:
a)空气呼吸器外表有无损坏并核对标识是否在有效使用期内。
b)打开气瓶阀,向空气呼吸器提供气,待压力表稳定后检查气瓶压力。
c)检查各连接部位是否漏气。关闭气瓶阀,观察压力表1min,指示值下降不允许超过2MPa。
d)检查面罩与面部的密封性。戴上面罩堵住接口吸气并保持5s,无漏气现象。
e)检查供气阀性能。将供气阀与面罩连接,试呼吸8至12次,呼吸顺畅。
f)检查警报器。观察压力表值在5MPa至6MPa时警报器鸣响。
-
《工业空气呼吸器安全使用维护管理规范》(AQ/T 6110-2012) 第5.4.2条
5.4.2 在用空气呼吸器定期技术检测机构由使用单位、制造商或第三方检测服务商按以下要求建立:
a)定期技术检测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检测工作流程。 b)有经过空气呼吸器检测技术培训的人员。 c)有压力表校准资质及校准人员。 d)定期技术检测设备∶
1)空气呼吸器检测度不少于μ检测仪器技术指标省 C.4要求。
2)检测用气体充装设备一套。
3)清洗设备一套。
-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 50029-2014) 第9.0.11 条
9.0.11压缩空气管道在用气建筑物入口处,应设置切断阀门、压力表和流量计。输送饱和压缩空气的管道应设置油水分离器。
-
《氧气站设计规范》(GB 50030-2013) 第11.0.4 条
11.0.4车间内氧气管道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氧气管道不得穿过生活间、办公室;
2车间内氧气管道宜沿墙、柱或专设的支架架空敷设,其高度应不妨碍交通和便于检修;
3氧气管道与其他管线共架敷设时,应符合本规范第11.0.2条第5款的规定;
4当不能架空敷设时,可采用不通行地沟敷设,但应符合本规范第11.0.3条第2款?第4款和第8款的规定;
5进入用户车间的氧气主管应在车间入口处装设切断阀、压力表,并宜在适当位置设放散管;
6氧气管道的放散管应引至室外,并应高出附近操作面4m以上的无明火场所;
7氧气管道不得穿过高温作业及火焰区域。当必须穿过时,应在该管段增设隔热措施,其管壁温度不应超过70°C;
8穿过墙壁、楼板的氧气管道应敷设在套管内;套管内不得有焊缝,管子与套管间的间隙应采用不燃烧的软质材料填实;
9氧气管道不应穿过不使用氧气的房间。当必须通过不使用氧气的房间时,其在房间内的管段上不得设有阀门、法兰和螺纹连接,并应采取防止氧气泄漏的措施;
10供切割、焊接用氧的管道与切割、焊接工具或设备用软管连接时,供氧嘴头及切断阀应设置在用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箱内。
-
《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ZF001-2006 )第B4.2(4)条
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应定期检验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21-2016)第9.2.1条
压力表的选型应符合相关要求,压力范围及检定标记明显。
-
《氯气安全规程》(GB 11948-2008)第3.11D条
液氯气化器、贮槽(罐)等设施设备的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应装有带远传报警的安全装置。
-
《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ZF001-2006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
1.企业应建立安全附件台账、爆破片更换记录。
2.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应定期检验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 监 察 规 程 》 (TSG21-2016)
压力表的选型应符合相关要求, 压力范围及检定标记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