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GB 45673-2025 )第5.13.4.2条
                        5.13.4.2 企业应根据事故和事件调查结果,组织内部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分析、交流和培训,吸取教训。
                     -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第5.1条
                        5.1??静电危害控制方案 在静电危险场所,应制定静电危害控制方案,并成为单位内部管理规范文件的一部分。其内容应包括: ????——可能产生的静电危害; ????——静电危害的表现形式; ????——静电危害的产生原因; ????——静电危害的控制措施; ????——人员的培训计划; ????——防静电措施的验证。
                     -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第5.2条
                        5.2??人员 ????在静电危险场所工作的人员,应定期的防静电危害培训。培训应同本单位的实际工作结合,培训的内容应包括法规的培训、防静电措施的执行方法、必要的演习及知识的补充。 ????对短期来访的外来人员,应配备公用的个体防静电装备。进入静电危害区域前,应由有经验的工作人员以适合的方式告知有关规定。
                     -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18)第4.4条
                        4.4企业应开展粉尘防爆安全教育及培训,普及粉尘防爆安全知识和有关法规、标准.使员工了解本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粉尘爆炸危险岗位的作业人员及设备设施检维修人员应进行专项粉尘防爆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准上岗。
                     - 
                        
《化工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选用及配备》(AQ/T 3048-2013 )  第6.3条
                        6.3 企业应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和使用培训,保证从业人员100%正确使用。
                     - 
                        
《精细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规范》(AQ 3062-2025 )第11.2条
                        11.2 企业应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开展预案培训,并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应急演练结束后应及时对演练效果和应急预案的适用性进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并持续完善应急 预案。
                     - 
                        
《化工企业生产过程异常工况安全处置准则(试行)》(应急厅〔2024〕17号)第3.1条
                        3.1 企业应在日常工作中,对照异常工况情形,进行风险评估,建立或明确紧急处置程序,开展培训和演练。
                     - 
                        
《化工企业生产过程异常工况安全处置准则(试行)》(应急厅〔2024〕17号)第4.5.3条
                        4.5.3 异常工况处置完毕后,应及时分析导致异常工况的原因,从管理、技术方面进行改进提升,完善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资料,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培训演练,提高异常工况处置能力。
                     - 
                        
《工业空气呼吸器安全使用维护管理规范》(AQ/T 6110-2012)  第3.3条
                        3.3 使用单位根据风险识别和环境安全评价制定呼吸保护计划,完成以下工作∶
a)建立空气呼吸器技术档案。                                             b)制定培训计划并定期组织演练。
c)定期对空气呼吸器管理情况进行维护、检查、检测。
                     - 
                        
《工业空气呼吸器安全使用维护管理规范》(AQ/T 6110-2012)  第3.7条
                        3.7使用单位应采取吿知、培训、监护作业等方式,保证任何使用者都能够安全、正确地使用本单位提供的空气呼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