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HGT20277-2213)第8.4.12条
8.4.12双层储罐罐体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n1双层储罐的内罐按本标准第8.4节的要求进行充水试验。/n2双层储罐的外罐应按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气密性试验。
-
《加氢站技术规范(2021版)》(GB50516-2010)第6.3.5D条
6.3.5D 液氢储存压力容器新用或被确认污染时,应在液氢充灌前对内容器进行吹扫置换。置换方法宜采用正压置换,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在气密性检测合格后,充入纯度不低于99%、露点不高于-53℃的氮气至压力为0.15MPa,保压5min,然后排放至0.01MPa,如此反复充排至内容器中含氧量不超过0.5%;2 用纯度不低于99.99%的氢气,按上述方法反复充排至罐内余气杂质含量符合表6.3.5D的要求应为合格;3 置换合格后,宜保持氢气压力0.15MPa直至充装液氢。
-
《加氢站技术规范(2021版)》(GB50516-2010)第12.3.9条
12.3.9 高压氢气管道用阀门安装前,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测:1 按高压氢气管道的品种、规格逐个检查阀门的出厂合格证书和实物完好状况,当发现异常时,应先进行压力试验,其试验介质宜采用无水乙醇,合格后应进行气密性试验;2 气密性试验应采用氮气、氦气或氦氮混合气(氦气体积百分含量不小于5%),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试验时应将阀门浸没在水槽中,试验时间不得少于30min,应以水槽内无可见气泡、不漏气为合格。当发现漏气时,在进行返修后应重新进行气密性试验,但返修次数不得超过2次。
-
《加氢站技术规范(2021版)》(GB50516-2010)第12.3.10条
12.3.10 氢气管道系统安装完成后,应按下列规定进行试验:1 压力试验应以氮气或干燥无油空气进行,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05倍~1.10倍。在进行气体压力试验前应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并在实施时严格执行。2 气密性试验应分为高、低压检测阶段,在气体压力试验达到试验压力后应保压5min,然后降压至设计压力,对焊缝和连接部位进行检查;若未检出泄漏,应继续保压不少于30min,无压力降后,应将试验压力降至零,进行第二阶段的低压检测,其试验压力应为2MPa±10%,试验时间不应少于30min,应以未检出泄漏和无压力降时判定为合格。3 泄漏量试验介质宜采用氮气或氦气。4 泄漏量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当使用氮气进行泄漏量试验时,应保压24h以上,平均每小时的泄漏率应小于0.5%时判定为合格;当使用氮气做泄漏量试验时,应保压1h以上,平均每小时的泄漏率应小于0.5%时判定为合格。
-
《加氢站技术规范(2021版)》(GB50516-2010)第13.0.7条
13.0.7 氢气设备、管道和容器检修后,均应进行压力试验、气密性试验、泄漏量试验,并应符合本规范第12.3.10条的规定。
-
《工业企业干式煤气柜安全技术规范》(GB51066-2014)第5.4.1条
5.4.1柜体焊缝的检查应包括下列项目:1侧板的外侧焊缝;2柜顶板外侧和有气密性要求的角焊缝;3凡能够采用抽真空法进行气密性检查的底板和活塞板密封煤气的焊缝;4稀油柜立柱的对接焊缝;5设计文件要求检查的其他焊缝。
-
《 焦炉气制甲烷安全技术规程》(GB/T 34246-2017 ) 第4.1.1条
4.1.1应确保设备、管道、阀门的气密性,检修后还应严格进行査漏工作,合格后才能开车。
-
《 焦炉气制甲烷安全技术规程》(GB/T 34246-2017 ) 第4.5条
4.5分离与提纯岗位
应确保设备、管道、阀门的气密性,检修后还应严格进行查漏工作,合格后才能开车。使用过程中应防止气体泄漏。
-
《合成氨安全生产技术规范》(DB37T4023-2020)第5.6.2.1条
5.6.2.1 储罐正常开车接液氨前或检修后应满足以下要求:——气密性试验应在液压试验合格后进行;——气密性试验应采用洁净干燥的空气、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气体温度不低于 5 ℃;——罐体的气密性试验应将安全附件装配齐全;——罐体检修完毕,应作抽真空或充氮置换处理,严禁直接充装。真空度应不低于650mmHg(86.7kPa),或罐内氧含量不大于1 %。
-
《合成氨安全生产技术规范》(DB37T4023-2020)第6.1.1条
6.1.1 按方案吹扫完毕,完成气密性试验,在系统进出口有代表的取样点取样分析,置换至氧含量小于 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