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2010)第3.1.10条
氧气管道必须设置防静电接地。每对法兰或螺纹连接间的电阻值0.03Ω时,应设置导线跨接。
-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2010)第3.1.9条
氧气管道中的切断阀严禁使用闸阀。
-
《氧气站设计规范》(GB 50030-2013) 第8.0.8 条
8.0.8积聚液氧、液体空气的各类设备、氧气压缩机、氧气灌充台和氧气管道应设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
《氧气站设计规范》(GB 50030-2013) 第11.0.1 条
11.0.1氧气管道宜釆用架空敷设。当架空敷设有困难时,可采用不通行地沟敷设或直接埋地敷设。
-
《氧气站设计规范》(GB 50030-2013) 第11.0.2 条
11.0.2厂区管道架空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氧气管道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的支架上;
2除氧气管道专用的导电线路外,其他导电线路不得与氧气管道敷设在同一支架上;
3当沿建筑物的外墙或屋顶上敷设时,该建筑物应为一、二级耐火等级,并应是与氧气生产或使用有关的车间建筑物;
4氧气管道、管架与建筑物、构筑物、铁路、道路等之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5氧气管道与其他气体、液体管道共架敷设时,宜布置在其他管道外侧,并宜布置在燃油管道的上面。各种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的规定;
6氧气管道上设有阀门时,应设置操作平台;
7寒冷地区的含湿气体管道应釆取防护措施。
-
《氧气站设计规范》(GB 50030-2013) 第11.0.3 条
11.0.3厂区管道直接埋地敷设或采用不通行地沟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氧气管道严禁埋设在不使用氧气的建筑物、构筑物或露天堆场下面或穿过烟道;
2氧气管道采用不通行地沟敷设时,沟上应设防止可燃物料、火花和雨水侵入的不燃烧体盖板;严禁氧气管道与油品管道、腐蚀性介质管道和各种导电线路敷设在同一地沟内,并不得与该类管线地沟相通;
3直接埋地或不通行地沟敷设的氧气管道上不应装设阀门或法兰连接点,当必须设阀门时,应设独立阀门井;
4氧气管道不应与燃气管道同沟敷设,当氧气管道与同一使用目的燃气管道同沟敷设时,沟内应填满沙子,并严禁与其他地沟直接相通;
5埋地深度应根据地面上的荷载决定。管顶距地面不宜小于0.7m;含湿气体管道应敷设在冻土层以下,并应在最低点设排水装置。管道穿过铁路和道路时应设套管,其交叉角不宜小于45°;
6氧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埋地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
7直接埋地管道应根据埋设地带土壤的腐蚀等级釆取相应的防腐蚀措施。
8当氧气管道与其他不燃气体或水管同沟敷设时,氧气管道应布置在上面,地沟应能排除积水。
-
《氧气站设计规范》(GB 50030-2013) 第11.0.4 条
11.0.4车间内氧气管道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氧气管道不得穿过生活间、办公室;
2车间内氧气管道宜沿墙、柱或专设的支架架空敷设,其高度应不妨碍交通和便于检修;
3氧气管道与其他管线共架敷设时,应符合本规范第11.0.2条第5款的规定;
4当不能架空敷设时,可采用不通行地沟敷设,但应符合本规范第11.0.3条第2款?第4款和第8款的规定;
5进入用户车间的氧气主管应在车间入口处装设切断阀、压力表,并宜在适当位置设放散管;
6氧气管道的放散管应引至室外,并应高出附近操作面4m以上的无明火场所;
7氧气管道不得穿过高温作业及火焰区域。当必须穿过时,应在该管段增设隔热措施,其管壁温度不应超过70°C;
8穿过墙壁、楼板的氧气管道应敷设在套管内;套管内不得有焊缝,管子与套管间的间隙应采用不燃烧的软质材料填实;
9氧气管道不应穿过不使用氧气的房间。当必须通过不使用氧气的房间时,其在房间内的管段上不得设有阀门、法兰和螺纹连接,并应采取防止氧气泄漏的措施;
10供切割、焊接用氧的管道与切割、焊接工具或设备用软管连接时,供氧嘴头及切断阀应设置在用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箱内。
-
《氧气站设计规范》(GB 50030-2013) 第11.0.5 条
11.0.5通往氧气压缩机的氧气管道以及装有压力、流量调节阀的氧气管道上,应在靠近机器入口处或压力、流量调节阀的上游侧装设过滤器,过滤器的材料应为不锈钢、镍铜合金、铜、铜基合金。
-
《氧气站设计规范》(GB 50030-2013) 第11.0.8 条
11.0.8氧气管道的管径应按下列条件计算确定:
1计算流量应采用该管系最低工作压力、最高工作温度时的实际流量;
2流速应为工作压力下的管内氧气实际流速,氧气管道内的最高流速不得超过表11.0.8的规定。
-
《氧气站设计规范》(GB 50030-2013) 第11.0.9 条
11.0.9氧气管道材质选用应符合表11.0.9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