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成氨安全生产技术规范》(DB37T4023-2020)第5.3.1.1条
5.3.1.1 气化装置应设置紧急停车系统,至少涵盖以下工艺联锁条件:——气化炉支撑板温度;——合成气出口温度;——激冷水流量;——氧气总管压力;——高压氮气压力;——入炉氧流量;——入烧嘴冷却水流量、出烧嘴冷却水流量;——入烧嘴冷却水压力、出烧嘴冷却水温度;——烧嘴冷却水进出口压差;——出洗涤塔合成气温度;——洗涤塔液位;——锁斗压力、锁斗冲洗水液位;——煤浆或煤粉流量;——渣口压差。——其他必要条件。
-
《合成氨安全生产技术规范》(DB37T4023-2020)第5.5.1.13条
5.5.1.13 压缩机空气试压或试车,应遵守下列要求:——与正在生产系统用盲板隔绝,压缩机系统内可燃气置换彻底,各段出口压力、温度均不得超过规定指标;——已经投入运行的煤气压缩机不宜采用空气加压试车;若使用空气试车,需要将各段分离器、冷却器内油污置换彻底,并严密监视控制压缩比和各段出口温度;——如采用静电除焦设备,必须设置半水煤气氧气自动分析仪,且与静电除焦控制柜联锁,氧含量≥0.8 %时电路应自动断开; ——试车前应先盘车,并按同步电机、无负荷、负荷试车顺序进行。
-
《电石乙炔法生产氯乙烯安全技术规程》(GB 14544-2008)第4.7.2条
氯乙烯生产、使用、贮存岗位应配备适量的长管式空气呼吸器和正压式氧气呼吸器或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
《电石乙炔法生产氯乙烯安全技术规程》(GB 14544-2008)第4.8.2条
在特殊场所(如种子釜、聚合釜、沉析槽、过滤器或密闭设备等)内部作业过程中,应监测作业环境空气中易燃易爆气体(如氯乙烯)和氧气浓度的变化,至少每隔2h测定一次。
-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8)第5.5.9条
对于氧气管道不应使用快开、快闭型的阀门。阀内垫片及填料不应采用易脱落碎屑、纤维的材料或可燃的材料制成。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4.3.3条
湿式氧气储罐与建筑物、储罐、堆场等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GB50016表4.3.3的规定;氧气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直径的1/2;氧气储罐与可燃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的直径。
-
《气体焊接设备 焊接、切割和类似作业用橡胶软管》(GB/T2550-2016)第10.2条
颜色标识:乙炔管线为红色氧气管线为蓝色。
-
《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 16912-2008))第4.2.2条
空分装置空压机入口空气中有害杂质含量应符合GB 16912要求,包括乙炔、甲烷、总烃、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等。
-
《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 16912-2008)第6.7.10条
液氧储罐的最大充装量不应大于容积的95%。
-
《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 16912-2008)第6.7.4条
定期监测液氧储罐中乙炔、碳氢化合物含量,每周至少分析一次,超标时应连续向储罐输送液氧以稀释乙炔浓度,并启动液氧泵和气化装置向外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