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氢系统安全的基本要求》(GB/T29729-2013)7.6.5
7.6.5 氢储存和输送操作应遵循以下指导原则:a )不应使氢系统的任何设备超压;b )氢系统在与其他系统连接前应先接地;c )发生泄漏或火灾时应及时停止储存和输送操作;d )应避免在闪电风暴天气进行储存和输送操作;e )采取控制充氢速率、预冷等措施,防止充装时氢气瓶的壁温超过规定的允许值;f )不应将液氢和氢浆储存容器盛装过满,也不应将其迅速冷却;g )氢系统周围应保持干净;h )应排除储存和操作区域的点火源,并使用路障、警告标志等对储存和操作区域进行管制。
-
《常压储罐完整性管理》(GBT 37327-2019)第8.7.7条
8.7.7附属部件检测的主要内容包括检查气源管线、接线管、穿线盒、接线箱、安装支架、线路槽板、保温伴热等是否完好,仪表接地和运行环境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对不满足要求的附属设施进行修理或更换。
-
《常压储罐完整性管理》(GBT 37327-2019)第8.8.1条
8.8.1首次投入使用的防雷防静电设施应检查以下内容,并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n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应进行修理或更换:/na) 常压储罐的防雷接地点的数嚴;/nb) 常压储罐各接地点的位置和间距;/nc) 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nd) 接地装置和引下线的连接及引线的截面积;/nc)断接卡与引下线的连接;/nF)避雷针(网)的装设;/ng) 浮顶油罐或内浮顶油罐的浮顶与罐体的电气连接;/nh) 常压储罐上的温度、液位等测量装置的配线及其接地。
-
《常压储罐完整性管理》(GBT 37327-2019)第8.8.2条
8.8.2检验以外观检查为主,检验过程中发现以下异常情况应进行修理或更换:/na)接闪器(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冋)本休发生断裂、变形及严重锈浊;/nb)接地装置(包括接地体、接地线)和引下线发生断裂、变形、损伤、脱焊、锈浊、松动、遗失;/nc)跨接线发生断裂、损伤、脱焊、锈浊、松动、遗失。
-
《常压储罐完整性管理》(GBT 37327-2019)第8.8.3条
8.8.3投入使用后的防雷防静电装置应定期进行检發。防雷防静电装置接地电阻值每年检测一次,对易燃易爆环境下的防雷防部电接地电阻值每半年检测-次。
-
《常压储罐完整性管理》(GBT 37327-2019)第8.8.4条
8.8.4每年雷雨季节前.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单位对接地电阻进行全面检测:/na) 测量时应采用工频接地电阻测试方法; /nb) 测量接地电阻的工作应选择土壤干燥时进行,以保证测量值的准确;/nc) 检测时应将常压储罐引下线断接卡断开后再进行测房,检测完成后应及时恢复断接卡.并确保断接卡与引下线接触良好;/nd) 检测工作完后,检测单位应及时出具检测评价报告,不合格的.应提出整改意见:/ne) 及时处理检测不合格的接地点,由检测单位组织复测,合格后出具复检报告。
-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 第6.4.4条
6. 4.4对于在生产过程中有可能产生非电离辐射的设备,应制定非电离辐射防护规划,釆取有效的屏蔽、接地、吸收等工程技术措施及自动化或半自动化远距离操作,如预期不能屏蔽的应设计反射性隔离 或吸收性隔离措施,使劳动者非电离辐射作业的接触水平符合GBZ2.2的要求。
-
《氟化氢生产安全技术规范》(HG/T 30033—2017 )第5.2.1.3.2条
5.2.1.3.2煤气发生炉顶应设置异 常情况下的煤气放散管,放散管的高度应高于有人作业面4 m以上,并进行可靠接地。
-
《氟化氢生产安全技术规范》(HG/T 30033—2017 )第6.2.9条
6.2.9电器设施应配有启动保护、过载保护及缺相保护、短路保护等安全措施,外壳应接零或接地。
-
《氟化氢生产安全技术规范》(HG/T 30033—2017 )第6.3.2条
6.3.2对生产厂 房、储罐等应设避雷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测试,保证避雷设施的完好,设备管道接地电阻应在规定要求范围内。